人员分配的核心在于根据居民的SPECIAL属性(力量、感知、耐力、魅力、智力、敏捷、幸运)匹配对应生产设施。电力、食物和水是三大基础资源,分别需要力量(S)属性高的居民在发电厂、敏捷(A)属性高的居民在餐厅、感知(P)属性高的居民在水处理室工作。属性值越高,资源生产效率越显著,因此初期应优先扫描新居民的属性面板,将高属性者精准调配至对应岗位。战斗相关岗位则需综合考量力量、耐力和敏捷属性,高力量提升攻击力,高耐力增加生存能力,高敏捷则影响攻速和闪避概率。
中期发展阶段需建立训练室系统化提升居民属性,将低属性居民轮换至训练室针对性培养。魅力(C)属性影响广播站招募效率和生育成功率,智力(I)属性决定医疗站与科研室效率,幸运(L)属性则关联探险收益与突发事件处理效果。应保持15%-20%的机动人员用于应对虫害、火灾等突发事件,这些人员通常需要均衡的属性分布。探险队成员建议选择高幸运、高耐力且装备精良者,其外出时间与探索收益呈正相关,但需注意携带足够治疗针和消辐宁。
大门处常驻两名高等级、高力量属性居民,配备最强武器;第一层建议设置无人居住的生产区作为缓冲带,第二层布置高敏捷属性的餐厅或小电厂作为主力防御层,利用电梯单向通道迫使入侵者反复折返。治疗针储存量需维持在总人口30%确保探险返回和战斗伤员能即时恢复。死爪袭击时,所有防御层需手动控制治疗节奏,避免自动治疗导致的资源浪费。
后期管理重点转向属性优化与人口控制。当基础资源生产稳定后,可逐步将居民替换为全属性10以上的精英,并通过生育系统培育高属性后代。储藏室无需专人驻守,但需定期检查武器护甲储备,淘汰低品质装备。人口规模建议控制在资源承载力的80%左右,过剩人口可通过探险派遣或选择性驱逐来调节。广播站应始终保持最高等级魅力属性居民工作,既维持居民幸福度又保障人才补充渠道。
终极阶段要实现全自动化管理,每个生产房间配备满属性居民和巧手先生机器人,使玩家只需关注战略决策。所有居民都应完成耐力满级培养以获得最大生命值,探险队伍可携带25个治疗针实现长达三天的连续探索。相同类型房间并排建造能合并为高级房间提升效率,但需确保相邻房间属性需求不同以避免人员调度冲突。最终成型的避难所应具备资源自给、防御完备、人才梯队合理的特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