伐谋的核心在于通过战略规划与资源调配实现战局推进。明确目标是首要步骤,需根据当前势力范围、同盟实力及敌方动态制定短期与长期计划,包括资源获取路径、关键城池攻占顺序以及防御体系建设。目标需具备可调整性以应对突发战况,同时通过同盟会议确保成员执行一致性。资源分配需优先满足军事扩张需求,例如石料用于城墙加固,粮草维持行军消耗,避免因资源短缺导致战术中断。
情报收集与分析构成伐谋的第二阶段。需建立多层级侦察体系,通过小号监控敌对州频动态,或渗透敌方同盟获取内部邮件信息。重点监测关卡布防变化、主力部队调动轨迹及要塞建设进度,结合土地占领数据推断敌方活跃时段与薄弱区域。情报需经过交叉验证,识别虚假信息干扰,例如敌方故意泄露的误导性攻城计划。实时更新的情报网络能为精准打击提供坐标依据,减少盲目行军损耗。
第三阶段聚焦于战术执行与协同作战。根据前期情报制定分批次进攻方案,主力部队优先突破防守薄弱关卡,拆迁队同步跟进扩大占领区域。军团作战需明确部队排序,高速骑兵置于后阵缩短接敌延迟,预备兵资源集中调度以保证持续作战能力。攻城阶段采用车轮战消耗守军体力,利用驻守规则漏洞实施多点佯攻。同盟成员需严格遵循时间节点,避免因单点延误导致整体战术失效。
占领新区后立即修建要塞群形成防御链,通过沦陷敌对飞地切断敌方支援路线。内政方面加速城池科技升级,提升资源产出效率以支撑长期对抗。外交上争取中立势力支持,或策反敌方边缘成员制造内部矛盾。战后需复盘战术缺陷,例如行军路线暴露或补给线过长等问题,针对性调整下次作战方案。持续施加战略压力能有效压缩敌方活动空间,逐步实现全局控制。